养殖与饲料2017年第9期管理前沿窑101窑江苏泰兴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调查
张
萍
徐晓军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
江苏泰兴225400摘要
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是生猪养殖大县(市)。本文从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特色2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促进生猪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应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江苏泰兴市;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特色;措施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是生猪养殖大县(市),发、永盛科技、平顺皮革等为代表的畜禽加工产业;2016年上市生猪113万头,栏存母猪7.4万头,是全以澳华农牧、九鼎科技等为代表的饲料加工产业。国首家年上市生猪超万头县
(市),是国家生猪调出大全市已建成种猪繁育基地2家,种公猪站1家,饲县,江苏省生猪特色产业基地,实现生猪生产加工产料加工厂3家,兽药企业4家,标准化屠宰场2家,值143亿元。近期笔者对全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进形成了以猪头、毛、皮、肉、血、蹄、内脏等七大系列行了调查,现将泰兴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精深加工产品,“金洋宇”、“华兴亿”等品牌生猪、1发展现状
“美味鲜”、“脆巴香”等品牌卤制品和猪肉干成为泰州市名特产品,全市猪肉及猪副产品加工产值达生猪产业是泰兴农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
全120亿元,
带动5万多名农民就业。市生猪常年栏存58万头左右,其中母猪栏存7.4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泰兴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头,年上市肉猪110万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万元,用于规模养殖企业实现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生(户)1870个,其中省、市级规模养殖场541个,年物降解、污水处理,取得了明显效果。全市大中型规模上市万头猪场12个,生猪规模养猪比重90.9%,大养殖企业粪便处理利用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与提升,形中型规模养殖场比重73.4%。2016年生猪上市113成了猪-沼-果蔬粮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的“洋万头,产值23亿元,效益7.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益宇模式”刊登在农民日报上。2016年泰兴市将非1790元。已建成元竹弘泰、姚王永兴2个以生猪养规模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列入全市为民十件实事之一,殖为主的泰州市级农牧结合型园区,坚持变资源优投入1000多万元,
在6个乡镇8个村新建385个调势为产业优势,着力推进生猪产业向产前、产后延节池,试点推广“户用蓄粪池+田头调节池+大田利伸,由提供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转化,从而实现生用”的畜禽粪污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年内猪产业质的提升。泰兴、
市着力打造泰兴全市畜禽养殖大村的环境将得到有效治理。
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提高生猪产业的附加值,泰兴树好示范创建为平台,高标准建设规范化猪市农产品加工园区是江苏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园场。坚持以建设标准化、设施现代化、品种优良化、区集研发、生产、加工、物流、商贸于一体。2016年实养殖生态化、管理科学化的要求对猪场进行规划建现销售收入56亿元,国税开票53.4亿元,工商税收设。着力推进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生态健康养9300万元;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创业基地”、殖示范场创建和无公害、绿色产品的申报。至2017
“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
、“全国农业产业化示年全市先后成功创建了农业部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基地”。园区立足产业链招商,形成了以百汇农
范场6家、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46家、绿色产
收稿日期:2017-06-16张
萍,女,1974年生,畜牧师。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02·管理前沿品2个、无公害畜产品21个。省级畜牧养殖龙头企业2家、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家、泰州市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8家。在注重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挖掘产业文化,经过多方努力,在江苏永兴生态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建成了全国面积最大的猪文化展示馆,用实物、图版、影像展示了生猪发展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充分肯定。
2发展产业特色
1)生猪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泰兴市有完整的产
业体系。全市现有生猪规模养殖户1870家,年上市超万头的生猪养殖企业12家,其中上市肉猪30万头,是上海五丰上食食品有限公司的肉猪供应商;106个生猪专业合作社、百汇农发与古溪食品购销站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网络、实行冷鲜猪肉的配送;10个省、市级畜牧业加工龙头企业以猪头、毛、皮、肉、血、蹄、内脏等为原料生产七大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建有种猪繁殖基地2家、种公猪站1家,饲料加工厂3家、兽药企业4家。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已经建成运行,形成了完整的生猪产业体系,
2016年全市生猪加工产值达120多亿元。
2)科技支撑雄厚。泰兴市畜牧兽医中心主要负责全市畜牧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
现中高级以上职称79人。其中推广研究员4人,先后承担国家省级科技项目60多项,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协作,为养殖企业提供技术指导、疫病防控等技术服务,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全市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都已成为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农职院、省农科院的产学研基地,多数养殖企业聘请了高级技术人员,
研究生、本科生在养殖企业已成为普遍现象,这为养殖企业的发展和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3)服务建设完善。2007年泰兴市以“养人搞防疫”为方案。启动兽医管理改革,新组建的乡镇畜牧兽医站由全市农委统一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全部纳入市级财政预算,与市畜牧兽医中心、动物卫生监督所形成了网络化服务管理体系、全市16个乡镇畜牧兽医站以省农委
《无自有固定服务场所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项目为契机,通过盘活资产、置换产权、自筹资金等方式,扎实推进“五有五化”基层站建设。目前全市15家乡站均建有400m2以
养殖与饲料2017年第9期上办公用房,配有电子办公设备、实验检测仪器、移动出证系统,为农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畜禽检疫电子出证率均达100%。建立健全了《乡镇畜牧兽医站内部管理制度》、《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操行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强化教育培训、考核督查、执行问责,全市畜牧兽医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市畜牧兽医中心获得了全国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示范站,多次获江苏省畜牧工作、兽医工作先进单位。
4)生猪产业规划合理。坚持科学规划,注重环保先行。按照“以地定畜”的原则,科学制定了“十三五”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把生猪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把家禽产业作为优势产业稳定发展,把草食畜禽业作为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形成新街、元竹、分界、黄桥、姚王、河失等乡镇为主的生猪养殖基地,以古溪、珊瑚、根思等乡镇为主的家禽养殖
基地,以滨江、虹桥、广陵等乡镇为主的草食畜禽养殖基地,根据土地载畜量明确全市畜禽养殖规模和各乡镇发展的畜禽种类与数量,做到了有序发展。2016年市下发了《泰兴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意见》,2017年根据全省“263”工作要求,市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全市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规划的通知》,科学规划了全市
范围内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规定禁养区内不得新建和改扩建各类规模畜禽养殖场,现有规模畜禽养殖场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关、
停、转、迁。规划的制定保证了畜禽养殖企业的健康、
有序、持续发展。5)市场流动顺畅,品牌发展良性。生猪的加工流动一直是泰兴市关注的重点,
要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离不开生猪的加工流动。泰兴市生猪协会、黄桥生猪经济人协会将中小规模和散养户的生猪销往周边地区和本地屠宰企业,
江苏百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古溪食品购销站2个定点屠宰企业将本地和外地的生猪进行屠宰和加工,
对全市销售市场实行冷链配送,百汇农发还在苏州、无锡、上海、南京等地设立区域分割配送中心12个,重点拓展高端零销超市(如华润OLE,上海cityshop)。百汇农发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互联网+”营销模式,与京东商城、乐物网、天猫商城、
苏宁易购等合作,开设网站、把活体订购、预包装生鲜肉、副产品、熟食等,通过电子商务的方式销售到全国各地。商品的流动离不开产品的品牌建设。泰兴一直将生猪品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养殖与饲料2017年第9期管理前沿窑103窑牌建设作为生猪产业发展的大事来抓,在品牌的申3)促进产学研结合,推进产业发展。支持养殖请和经费上给予支持,至2016年全市共有金洋宇、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紧密的联系,
在品华兴、牛鑫、弘泰等生猪品牌16个、学忠牌猪鬃、恒种改良、新技术的应用、环境控制等方面进行广泛鑫肠衣、美味鲜卤制品、脆巴香肉干等猪肉制品及的合作,使养殖企业成为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推广副产品品牌15个,有力地促进生猪产业的发展。
的载体,实用技术研究的平台,将高等院校、科研院3促进生猪产业发展措施和建议
所作为新的科技支撑体系,
提高科学生产的水平。4)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有条1)优化区域布局,保障产业持续发展。根据省
件的养殖企业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从饲料配方、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种猪的发情鉴定、仔猪保温保育、肉猪的饲养管理、动方案的布置,依据本地实际,按照“种养结合、畜猪场生产数据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地平衡”的原则,统筹考虑生产现状、环境承载能数字化农业,促进养殖企业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同力、消费需求、农民增收和污染治理要求,宜养则时对生猪加工流动企业要应用“互联网+”营销模养,宜减则减,宜养的绝不污染环境,进一步优化畜式,生猪实现期货交易,产品实行线上线下交易。
禽养殖区域布局。
5)建议国家及各省加大对生猪产业的支持力度,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产业融合发展。重进一步对生猪养殖企业在生猪生产、粪污处理利点培育农牧结合的生猪养殖企业、
家庭农场、园区用、数字化应用等方面增加资金的支持力度,重点等新型经营主体,支持新型企业与加工龙头企业的是对大中型规模养殖企业的支持;
进一步完善规模合作变原料为商品,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从而养殖用地,在适养区范围内要明确规模养殖用形成生猪产业发展的全产业链模式。
地的条件和标准,保障生产发展的土地需求。
治疗鱼类肠炎病要慎选药物
鱼类肠炎病是导致水产养殖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在鱼药市场上,用于防治肠炎病的药物种类很多,在禁止使用呋喃类、磺胺类中某些药物之后,许多厂家转向生产一些以磺胺类、喹诺酮类、土霉素类等抗生素为原料的药物,大量、长期地使用这些药物,极容易产生耐药菌株,导致局部地区鱼类肠炎病频频暴发,出现用药量加大和久治不愈等现象。药量加大及药残也造成水产动物潜在性地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在肠炎疾病防治中正确地选择药物无论对疾病防治还是从消费者健康上考虑都是非常重要的。
引起鱼类肠炎病的病原菌为肠型嗜水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细胞菌。从全国部分地区收集的这些菌株进行某些磺胺类、喹诺酮类和抗生素类药敏试验,均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耐药性,有些药物最小抑菌浓度高于原浓度的100倍以上。通过对生产养殖户问卷调查,
对反映比较理想的产品进行耐药菌株药敏试验发现,“肠炎停”对造成肠炎的2种耐药菌株均特别敏感,其最小抑菌浓度均小于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和磺胺类等药物。“肠炎停”中主要成分为乙酰甲喹,说明乙酰甲喹目前在水产动物肠炎疾病病原上,至少还没有耐药性。
通过进一步试验和治疗效果观察,表明乙酰甲喹在治疗鱼类肠炎病有其独特之处:①由于药物使用还不普遍,在全国范围内至少还没有产生耐药性;②药物对肠炎病原菌高度敏感,易杀灭之;③该药物极易被肠道吸收,短时间内在肠壁组织形成高浓度,抑制了细菌代谢、繁殖,并且很快进入血液循环,进入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对引起鱼体其他疾病的病原菌也具有杀灭作用,在防治肠炎病的同时,对出血病、烂鳃病等也起到了防治效果;④该药物在鱼体内代谢快,消除速度快于磺胺类、喹诺酮类等,作为鱼药使用,药残危害可降低到最低程度。
总之,正确选择药物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对抓住时机,
尽快扼制疾病蔓延,减少损失至关重要。来源:84农业网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