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书的造句有:上古奇卷《河图洛书》现世,相传,此卷拥有鬼神莫测的力量。由于宋代人所绘河图洛书图画的直观性和神秘性,这种白圈黑点的河图洛书又同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数学、音律、中医等有一定的联系。
洛书的造句有:打定了主意,先将这桂树用法力收了,回去用心血元神日夜祭炼,此宝威能不凡,日后仗此定可胜过帝俊的河图洛书二宝。横尽虚空,天象地理无一可恃而可恃者唯我。竖尽来劫,河图洛书无一可据而可据者皆空。 繁体是:洛書。 拼音是:luò shū。 注音是:ㄌㄨㄛˋㄕㄨ。 结构是:洛(左右结构)书(独体结构)。 简体是:洛书。
关于洛书的成语
书呆子 洛阳纸贵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掉书袋 洛阳才子 书生气 尽信书不如无书
洛书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相传夏禹治水,神龟从洛水出现,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而排列其次第,乃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称为「洛书」。洛书[luòshū]⒈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
二、网络解释
洛书(龟书)洛书,古称龟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在古代传说中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象,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隅黑点为阴数。综合释义: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敍。”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若乃河图孕乎八封,洛书韞乎‘九畴’,玉版金鏤之实,丹文緑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朱自清《经典常谈·周易》:“那讲五行的《洪范》,据说也是大禹治水时在洛水中从一只神龟背上得着的,也出于天赐。所谓‘洛书’,便是那个。”按,《汉书·五行志上》谓《洪范》文中由“初一曰五行”起至“畏用六极”共六十五字,乃《洛书》本文。参见“河图洛书”。汉语大词典: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于背,有数至于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原道》:“若乃河图孕乎八封,洛书韫乎‘九畴’,玉版金镂之实,丹文绿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朱自清《经典常谈·周易》:“那讲五行的《洪范》,据说也是大禹治水时在洛水中从一只神龟背上得着的,也出于天赐。所谓‘洛书’,便是那个。”按,《汉书·五行志上》谓《洪范》文中由“初一曰五行”起至“畏用六极”共六十五字,乃《洛书》本文。参见“河图洛书”。国语辞典:洛书[luòshū]⒈相传夏禹治水,神龟从洛水出现,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而排列其次第,乃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称为「洛书」。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辞典修订版:相传夏禹治水,神龟从洛水出现,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而排列其次第,乃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称为「洛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若乃河图孕乎八卦,洛书韫乎九畴。」其他释义:1.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
三、引证解释
⒈儒家关于《尚书·洪范》“九畴”创作过程的传说。按,《汉书·五行志上》谓《洪范》文中由“初一曰五行”起至“畏用六极”共六十五字,乃《洛书》本文。参见“河图洛书”。引《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敍。”孔传:“天与禹,洛出书。神龟负文而出,列於背,有数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类常道。”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若乃河图孕乎八封,洛书韞乎‘九畴’,玉版金鏤之实,丹文緑牒之华,谁其尸之,亦神理而已。”朱自清《经典常谈·周易》:“那讲五行的《洪范》,据说也是大禹治水时在洛水中从一只神龟背上得着的,也出于天赐。所谓‘洛书’,便是那个。”
关于洛书的词语
掉书袋 巫山洛水 蠹书虫 巫山洛浦 洛阳纸贵 书呆子 书生气 纸贵洛阳 洛阳才子 五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