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美术老师年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美术教研组在学校领导和学科教研组的指导下,全面落实了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本着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想,以美术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发展,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合格的中学生。
为了配合学校和政教处的工作,我们美术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学习了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及学习教育的基本知识。开展了以“做人”、“学习”为主题的系列讨论活动。并在教学中渗透了“素质教育”、“审美教育”、“感恩教育”等内容。
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主题班会课和兴趣小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社会公德的教育。通过宣传栏的宣传,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社会主义教育,并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认真抓好美术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是我校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我们美术组的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美术课堂教学之中,认真贯彻执行课标精神,认真落实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认真贯彻学校教学常规,全面贯彻和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新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为目的,以基础知识技能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为主线,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造能力,并注重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
2、教学重点
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并能运用自如,形象生动,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3、教法和方法
在美术课教学中,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解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美术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了“学——画——画——画——写”的良好习惯。
4、教学难点
作为一个美术教师,工作量比较繁重。但是,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外出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5、认真上课
美术课教学中以形象生动形象的画面进行情感教育,增强他们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欣赏及情感投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
6、做到美术课不但要教学生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审美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即审美能力,又包括鉴赏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学期我还担任xx年级、xx年级两个班美术兴趣班的教学,开设欣赏课程,每周一节,主要进行欣赏评述课,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同时还丰富了他们的学习积累。
三、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坚持每周的业务学习,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且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用心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素质,促进了业务水平的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
7、美术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还不够多,个别教学细节还不是很完善,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美术教学的特色点。
8、美术教学中有特长、有创意的地方不够多,今后还要努力找出一些美术教学的特色点,为开创美术教学的新天地作出贡献。
总之,xx年以来,我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各方面都有了进步和提高。然而,这些不足是我自身存在的问题,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努力,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2024年美术老师年度工作总结
高中美术教学是一种审美活动,是提高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重要途径之一,它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突出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解决好既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组美术老师始终追求解决的问题,下面就这几年的高中美术教育谈点体会:
(一)抓好激发兴趣的课堂欣赏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让学生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无疑会给今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让学生参与查询课题资料
要求学生在课前,征求各种意见后成立课题组,根据课题查询资料,收集素材。通过网络,书本等一些课外资源,学生在课前就了解了相关知识。例如,在高中教材《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欣赏》一课前,学生分成不同的剪纸组,年画组,皮影组,风筝组,刺绣组,泥人组。然后根据小课题,学生在网络,书本中查询资料。学生不但查找了各个民间美术的大量图片,还了解了中国民间美术的含义,特色,分布,还认识了许多民间工艺美术师。甚至有的学生还进行了民间美术现状的调查,民间美术在衣食住行用各个方面的调查。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影响学生去发现,喜欢美术。
2、让学生合作评价欣赏作品
欣赏是在主体参与下进行的,个人的视野和知识经验决定了美术欣赏具有主观成分,这些主观成分造成欣赏活动的复杂性。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把自己对作品的判断改变为推测性的语言,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感知和评价作品。做法是把学生分成多个合作小组,一般5-6人为一个合作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课上,团队合作,小组合作,利用口头,书面等形式大胆评价欣赏作品。在整堂课上,教师的评价并非是权威和终极的,学生也不再是以孤立的个体出现在课堂上,而是群体中的一员。例如:在高中美术欣赏教材中,讲到《蒙娜丽莎》,《维纳斯》,《向日葵》等一些高中学生已经了解的作品时,不是象以往欣赏课一样评述作品的美感,而是让学生小组讨论后推出每组代表,回答“蒙娜丽莎的笑神秘在什么地方,你觉的美吗?”“断臂的维纳斯为什么名气大于完整的维纳斯?”“你喜欢凡-高吗?你怎么看待他的代表作成为当今标价最高的画?”等问题。高中学生个体思维和群体的思维是不同的,直至他们找到最佳答案,上台发言。几乎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被调动起来了。合作使学生们意识到一个团队就象美丽的拼图,缺了谁都不完整。使比较的高中生渐渐融入了集体,一个集体的成长渐渐呈现。
(二)抓好鼓励创造的第二课堂教学
美术课程是高中美术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
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欣赏课堂以外,更重要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索,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鼓励创造的课外教学,从而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积极开展美术兴趣小组
多年来,我校非常注重对有美术特长学生的发现和培养,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美术兴趣小组工作。老师每周组织开展一次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并将学生作品展示在橱窗,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
2、积极做好美术高考生的辅导工作
多年来针对某些特长生,我们通过平时的培养,鼓励他们参加艺术类高考,积极做好辅导工作,很多学生由此进入了高一级的艺术院校。
以上是高中美术教学工作总结,在工作中得到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也有很多不足,各位老师都能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教学中,并在各自的教学领域中用探索的精神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今后,我们将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为尚湖高级中学的教学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为高中美术教学献计献策,让它更科学有效
2024年美术老师年度工作总结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书者必先学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作为教师,知识的传播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能够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行,以良好的言行举止,崇高的道德情操去影响、去感染学生,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一、爱岗敬业,忠于教育事业
热爱教师的职业,爱岗敬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忠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
二、热爱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年度教育老师必须具备的学生观。现在学习提倡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这也是全社会普遍认同的教育观点。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不失师德风范。
三、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精通教学业务是教师之所以成其为教师的关键。韩愈曾经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科学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随着美术课程拓展内容的不断更新,仍有许多能力目标把握不住,钻研地透彻。所以,自身要加强学习,
适应新的美术课程。平时,要多看看外面的画,提高欣赏能力;读读课外美术书籍,丰富自己的阅历;时刻关注新时期美术的发展方向等。
四、美术教学方面
美术教学方面,我面向注重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审美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我选择了基础的、有利于美术知识和技能,结合过程和方法,组成课程的`基本内容。教学之余,我组织了美术兴趣小组,挑选绘画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加强练习绘画技巧等;挑选写字功底好的学生,参加篆刻学习。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五、学籍管理
学籍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最基本的常规管理,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主动发展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_年接手管理学籍至今,我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学籍资料填写、报送、存档等,做到及时完成、内容真实准确。学籍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重要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做的更好些,如档案的管理上,要更规范,资料要齐全,对于外地学生要更好的管理,防止一声不响就离开了,特别是暑假开学时要做好班主任的交接工作。
转进转出上要严格把关,班主任是第一关,学籍管理人员是第二关,分管学籍领导第三关,促进我校的学籍管理向规范化,条理化,深入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