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目标
1、学会《南辕北辙》,认读本课生字及其组成的新词。
2、体会理解课文的寓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寓意包含的道理。
2、学会复述内容,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准备: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理解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了一个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线去是朝向北方,别人提醒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思考:朋友提醒了他几次?他怎样回答的?
(1)指名分角色读第一次提醒他的话和那个人的回答。
从朋友的提醒中,你知道了什么?
(2)那个人的朋友第二次提醒他说了什么?
(3)朋友又是怎样提醒他的?指名读。
那个人又说了什么?
什么是盘缠?
盘缠带得多能到楚国吗?为什么?
3、朋友们几次提醒那个人,他都没有听,结果怎么样?齐读最后一段。“硬要”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地方说明了这个词?
(四)创设情境,练习口语交际
1、出示图:看着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攻打赵国?为什么?
总结:南辕北辙的故事现实中可能没有,但是实际上,有多少人在做着这样的蠢事啊!做任何事,要是重返错了方向无论怎样努力,也是过不到目标的。
(五)、总结寓意
1、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2、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目标:在南方 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办法:向北走
(行动和目的相反,即背道而驰,是永远也过不到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