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按时完成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的发放及绩效等相关工作,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做好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桂农厅发〔20xx〕142号)、《柳城县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实施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落实自治区、关于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工作要求,进一步压实各级和保护耕地的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20xx年,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范围、依据、标准和补贴资金发放的方式方法等内容和要求仍然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三项补贴改革方案》(桂财农〔20xx〕94号)(以下简称《改革方案》)执行。自治区将“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列为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我镇要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要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抓紧组织实施,力争在20xx年6月20日前完成补贴资金的发放工作。
二、成立机构
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决定成立我镇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王立平,镇副、镇长
副组长:易福兴,镇纪委
韦鲜玉,镇委员、副镇长
成员:韦秋娥,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
梁华幸,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主任
覃秋慧,冲脉财政所所长
赵欢,冲脉司法所所长
冯波,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
夏星,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
何立晖,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副主任
韦秋艳,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事
覃子兴,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事
胡小泽,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干事
覃孝荣,冲脉村支书、主任
覃远忠,大要村支书、主任
陶连飞,冲恩村支书、主任
韦有忠,指挥村支书、主任
韦志业,米村村支书、主任
王湘宁,冲脉社区支书、主任
三、主要目标
通过耕地地力保护资金发放工作,使全镇粮食生产局面明显改观,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和耕地地力,提升粮食生产潜力,粮食播种面积及粮食产量基本保持稳定。
四、补贴对象、标准和方式
(一)补贴对象。补贴对象为我镇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户和承包国有农场耕地的农场职工(非财政全额拨款职工)。国有农场补贴对象为已与农场签订了耕地承包协议的农场职工(非财政全额拨款职工)及其直系亲属;若已经承包了耕地,但没有签订耕地承包协议的或已丢失协议书的,必须补签耕地承包协议。职工(非财政全额拨款职工)与农场签订的耕地承包协议书必须上报镇或县级农业、财政主管部门备案,作为补贴发放的凭据(村屯集体所有耕地也按此方式操作)。
农户已流转给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的耕地,补贴资金仍直接发放给拥有承包耕地承包权的农户(流转合同中有明确约定的除外)。由农场自己经营或流转给非本农场职工(本农场非财政全额拨款职工直系亲属除外)的种植大户、农业企业等的耕地,不给予此项补贴。
(二)补贴范围。对已被非农征用、退耕还林、挖塘养鱼、畜禽养殖、发展林果业、绿化景观建设、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撂荒地(一年以上)、占补平衡中“补”的耕地质量未能通过验收确认的耕地不属于补贴范围。对于一年生草本的果品类作物对耕地质量不造成影响的,可以予以补贴(符合补贴条件的一年生草本作物有:所有粮油作物、蔬菜瓜类、甘蔗、木薯、麻、草莓、临时性食用菌简易棚、一年生中草药等),但多年生或木本的不予补贴(不符合补贴条件的多年生及木本植物有:葡萄、百香果、火龙果、香蕉、柑橘类、桑树、牧草、竹子、多年生中药材和花卉等)。
各级国有农场职工承包经营的属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范围,对符合补贴条件的耕地应予以补贴。
(三)补贴依据。20xx年我镇补贴依据统一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为依据(部分农户因客观原因未确权的除外),对因各种原因尚未确权到户的耕地,可按二轮承包面积(或计税面积)为补贴依据给予登记和补贴。国有农场耕地面积继续按承包面积作为基础确定补贴面积。
(四)补贴标准。以下达补贴资金总额及全镇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面积(剔除撂荒地、改变用途等不符合补贴条件的耕地面积)为基数,测算补贴金额,最终以县、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农村厅和柳州市财政局、柳州市农业农村局备案的金额为准。
(五)补贴发放。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并通过“一卡(折)通”直接补贴到户。
(六)补贴用途。为引导农民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自觉提升耕地地力保护,各地创新方式方法,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补贴资金应引导农民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用好畜禽粪便,多施农家肥;二是鼓励有效利用农作物秸秆,通过秸秆还田、青贮发展食草畜牧业,禁止焚烧秸秆,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水肥一体化等农业绿色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措施,主动保护地力;四是鼓励深松整地,改善土壤耕层结构,提高蓄水保墒和抗旱能力。
(七)奖惩措施。农户必须如实填报补贴面积。对弄虚作假、挤占、截留、挪用和套取补贴资金等违规行为,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建立农户个人诚信记录,对骗取和套取补贴资金等行为记入个人失信记录。对失信者,视情节可取消其当年及今后两年补贴资格。
五、各部门职责分工
(一)责任主体。根据《改革方案》要求,镇是本项工作的责任主体,对本镇区域内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实施全面负责,主要负责制定印发年度项目实施工作方案、审批补贴标准和资金分配方案,协调组织核实补贴面积、兑付资金、监督检查及信访等工作。镇负责辖区内补贴面积的申报、核实和张榜公示、信息的审核和录入。
(二)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牵头做好农户基础数据采集、审核、汇总、分析,向农业农村局提供补贴面积基础数据等工作;牵头做好补贴项目实施绩效评价、信访受理、总结等工作;配合财政部门开展补贴工作的培训、检查指导等。负责农村土地承包证的认证及提供各承包地挖塘养鱼、畜禽养殖变更认定工作。
(三)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各村各户非农征地、设施农用地等变更土地的审核认定工作和退耕还林(草)、发展林果业、绿化景观建设的承包地认定工作。
(四)镇财政所。负责补贴资金的拨付、兑付情况审核、旬报等工作;负责补贴资金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专账管理;配合农业部门受理信访等工作。
(五)冲脉司法所。负责纠纷承包地的纠纷调处工作。
(六)镇纪委。负责对审核不严、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的单位及人员进行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按相关规定追究处理。
(七)各村委(社区)。要积极组织配合补贴面积的登记、申报、公示、审核、汇总、录入、上报工作,建立健全农户登记资料档案。
六、工作重点和主要步骤
(一)动员部署,开展培训(时间安排:20xx年2月21日至20xx年3月10日)。
1.信息员及相关业务干部要及时对业务干部进行《中国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软件操作培训,让相关工作人员尽快掌握软件操作方法。
2.按时制定本辖区工作方案,并召开动员会,进行工作部署、开展宣传工作。
(二)补贴面积的'确认、核实、公示、汇总、上报、测算补贴标准(时间安排:20xx年3月10日至20xx年6月10日)。
1.村级登记、核减、上报农户信息和补贴面积(时间安排:20xx年3月10日至20xx年4月18日):按照属地管理、就地登记的原则。按照现行行政区划,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面积为基础,农户如实申报农户信息和补贴面积,按村民小组(队)、行政村、乡镇登记签字确认,原则上要农户本人签字、村委盖章。若农户在申报期内不愿签字的,可视为自动放弃申报本年耕地力保护补贴资格。
2.镇级补贴面积公示、录入、汇总、上报(时间安排:20xx年4月18日至20xx年5月10日):镇对各村(分场)、屯(队)上报的数据进行实地审核核实,核实后将信息录入《中国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生成每个村、屯(小组)的农民补贴情况公示表(包括农户姓名、补贴面积、核减面积等内容),加盖乡镇公章后,组织人员在相应村、屯(小组)内公示7天,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间出现的异议,镇应及时进行核实和调整,调整后的面积需要农户签字确认,不用再进行第二次公示。
公示无异议后,通过《中国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向县级上传所有信息,并通过纸质文件呈报县级财政、农业农村部门审核。(上报文参考见附件1、2)
3.镇级相关部门组织补贴面积抽查(时间安排:20xx年5月10日至20xx年5月25日):由镇农业部门负责牵头,会同镇财政所,并邀请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等部门组成工作组,对全镇5个村委和1个社区的补贴相关数据进行审核,要对每个村委社区随机抽取1-2个屯,每个屯抽取5-10个农户进行审核,若发现问题,及时通知镇农业部门重新核实、公示,并在系统中进行修改。
4.按程序报审和批复(时间安排:20xx年5月25日至20xx年6月10日):镇的补贴面积通过审核后,由农业农村局汇总和测算全县补贴标准,制定补贴资金分配方案,并会同县财政局联合行文报县审定。补贴资金分配方案通过县审核同意后,农业农村、财政部门对我镇的补贴面积和补贴资金给予书面批复,同时在《中国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上录入补贴标准,以确保公示内容、审核批复与实际发放情况完全一致。
(三)及时发放补贴资金(时间安排:20xx年6月10日至20xx年6月20日)。
1.同一年度执行统一补贴面积依据和补贴标准。
2.镇财政所(或向金融机构)拨付补贴资金。
3.到村、屯(小组)张贴补贴标准和资金发放的公告。收到补贴面积批复文件后,以冲脉镇名义给每个村委(社区)打印张贴补贴标准和资金发放的公告(附件3)。
4.及时发放补贴资金。镇财政所收到补贴资金后,委托金融机构将补贴款发放到农户的专门账户,20xx年6月20日前将资金发放到农户“一折通”。
七、保障措施
(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冲脉镇各有关部门要从执政为民和确保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高度重视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工作,切实把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工作作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合力,推动工作顺利实施。镇财政、农业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发放工作搞好服务。在工作落实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报告同级和上级主管部门。对因推卸责任影响落实不到位的,将严格依法依规问责。
(二)及时印发实施方案。镇结合本地实际,在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年度项目实施工作方案报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备案。
(三)组织开展培训工作。补贴农户信息录入及导出、数据审核、公示管理、补贴发放和相关数据上传、上报等工作都必须在《中国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上进行操作。农业三项补贴改革后,《中国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了升级,镇要让相关工作人员尽快掌握软件操作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需要解决的,可通过“广西农补网”QQ群(Q群号:445268508)向软件客服咨询。
(四)加强宣传工作。冲脉镇各有关部门要通过宣传栏、标语、广播等形式加强农业三项补贴宣传工作,使农户了解国家自20xx年起已将原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80%、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国家农作物良种补贴合并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补贴资金主要用于保护耕地资源和耕地地力,提升粮食生产潜力。镇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与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进行沟通交流,对因调整造成补贴减少的农户要宣传解释到位,赢得理解和支持,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为改革营造良好的环境。
(五)加强监管和指导。镇要落实定期检查指导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严格核实补贴对象和面积,严禁对不符合补贴条件的耕地给予补贴,一旦发现,按照骗取、套取补贴资金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按照自治区财政厅、农业农村厅和柳州市财政局、柳州市农业农村局的文件要求对我镇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评价,镇农业、财政部门要对发放工作情况进行不定期抽查,通过实地走访基层干部和农户,认真了解补贴面积落实补贴资金发放等有关情况,及时纠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严格执行补贴信访受理制度,对于信访案件要在规定时间内办结。
(六)加强补贴资金的使用管理。下达的补贴经费和县配套的工作经费,要严格按照和自治区的要求执行,设立补贴资金专账,实行专账管理,严格做到专款专用。补贴资金执行“一折通”统一发放和实名制管理。严禁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虚报补贴面积,套取补贴资金,以及截留、滞留、挤占、挪用补贴资金,严禁对不符合补贴条件的耕地给予补贴,一旦发现,按照骗取、套取补贴资金行为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负责核实、资金管理、审批的工作人员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发现弄虚作假的,将按照“谁统计,谁负责”、“谁核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对相关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七)完善档案管理。镇要将本辖区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项目中形成的有关材料收集,并按照规范的档案管理要求进行归档保存。归档材料主要有:以村委为基本单位、镇盖章的补贴面积公示的纸质和图片资料,经村委盖章、具体经办人与核实人签字的各村分户登记、审核、汇总清册的纸质材料,县镇两级的实施方案、补贴面积的正式文件,补贴资金拨付凭证等。
(八)及时报送有关材料。镇要及时向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报送有关材料。
1.报送补贴项目实施工作方案。20xx年3月10日前将补贴实施工作方案以书面形式报送县农业农村局。
2.及时报送补贴落实进度和资金发放情况。
3.及时按要求向县农业农村局上传《中国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所有信息。
4.及时向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报送上级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5.按时完成自查报告、年度总结和项目绩效自评工作等其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