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民法典如何规定侵犯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民法典如何规定侵犯他人隐私的法律责任?

来源:微智科技网


散布他人隐私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处罚和民事责任,侵害人格权的行为需承担精神损害赔偿,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将受到拘留或罚款的处罚。

法律分析

散布他人的隐私会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隐私权受损害可以向起诉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具体内容如下:

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款、十日以下拘留。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人格权定义】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

第九百九十一条【民事主体的人格权不受侵害】民事主体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害。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精神损害赔偿】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继续履行;

(八)赔偿损失;

(九)支付违约金;

(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一)赔礼道歉。

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结语

散布他人隐私将面临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将被处以罚款或拘留。根据《民法典》的相关条款,个人的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被侵权人有权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并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恢复名誉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将受到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肖像权 第一千零一十 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

肖像是通过影像、雕塑、绘画等方式在一定载体上所反映的特定自然人可以被识别的外部形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章 名誉权和荣誉权 第一千零三十一条 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