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次性赔偿方案:探讨非法用工问题

一次性赔偿方案:探讨非法用工问题

来源:微智科技网


非法用工造成的人身损害赔偿方式如下:造成残疾的,按照不同级别赔偿基数的倍数进行一次性支付;造成死亡的,按照赔偿基数的10倍一次性支付。侵害他人人身损害的赔偿还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疗和康复支出,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赔偿金和辅助器具费,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法律分析

赔偿方式可以当事人之间自己商量。非法用工一次性赔偿方式如下(赔偿基数以社会职工平均工资为准):

1、造成残疾的:一级为赔偿基数的16倍;二级为14倍;三倍为12倍;四级为10倍;五级为8倍;六级为6倍;七级为4倍;八级为3倍;九级为2倍;十级为1倍(均为一次性支付)。

2、造成死亡的:为赔偿基数的10倍一次性支付。

非法用工是指劳动者在无营业执照、未依法登记、备案的单位、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被撤消登记、备案的单位劳动时,因工作原因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属非法用工。

《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拓展延伸

解决非法用工问题的综合措施:从法律、社会和教育度探讨

《解决非法用工问题的综合措施:从法律、社会和教育度探讨》

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非法用工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在法律层面,应加强监管力度,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用工者的处罚力度,以及加强用工合同的监督和执行。在社会层面,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非法用工的认识,倡导合理用工观念,引导企业依法用工。在教育层面,应加强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减少非法用工的需求。综合运用法律、社会和教育等度措施,才能有效解决非法用工问题,维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结语

针对非法用工问题,赔偿方式可由当事人商议,根据社会职工平均工资作为赔偿基数。对于造成残疾的情况,赔偿金额根据不同级别进行一次性支付;对于造成死亡的情况,赔偿金额为赔偿基数的10倍。非法用工指劳动者在未合法登记备案的单位工作时,因工作原因导致伤害或死亡。根据《民法典》,侵害他人人身损害的需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费用,以及误工减少的收入。残疾需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死亡需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解决非法用工问题需要综合措施,包括加强法律监管、完善劳动法规、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以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二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五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