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离婚后,抚养费的时限是多长?

离婚后,抚养费的时限是多长?

来源:微智科技网


抚养费给付期限主要根据子女的成年情况确定,原则上到子女18周岁为止。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如果子女有劳动收入并能维持生活,父母可停止给付。特殊情况下,即使子女成年,父母仍需支付抚养费,具体停止期限根据子女劳动能力、学业状况和生活条件而定。根据相关法律文件《关于人民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

法律分析

抚养费主要是父母离婚后对未成年子女应尽的抚养义务的体现,所以抚养费原则上的给付期限是到子女成年。子女抚育费给付期限包括原则期限和特殊期限两种:

根据子女成年的含义,原则期限一般是支付到子女18周岁为止。如果子女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其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也可停止给付抚育费。也就是16周岁以下,父母必须支付抚养费,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视情况给付,18周岁以上就不再给付。

一些特殊情况下虽然子女成年,但如果父母有经济负担能力,仍要负担其抚养费,其停止期限视具体情况而定,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成年子女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

(2)成年子女尚在校就读的;

(3)成年子女确无生活能力和条件的。

《关于人民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一条

《关于人民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二条

拓展延伸

离婚后,如何确定抚养费的支付期限?

离婚后,确定抚养费的支付期限需要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会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的经济能力以及其他具体情况来确定抚养费的支付期限。通常情况下,支付期限会根据子女的年龄、教育需求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其次,双方离婚协议或判决书中也可能明确规定了抚养费的支付期限。双方可以通过协商或诉讼来确定具体的期限。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将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裁决。总之,确定抚养费支付期限需要综合考虑子女的需求、父母的经济能力以及法律规定等因素。

结语

合理确定抚养费给付期限是保障未成年子女权益的重要举措。按照法律规定,原则上抚养费应支付至子女成年,即18周岁。然而,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子女如能自行维持生活,父母可酌情停止支付。特殊情况下,即使子女已成年,但父母有经济负担能力,仍需支付抚养费。具体停止期限应根据子女是否失去劳动能力、学业情况以及生活条件等综合考虑。以上规定可参考《关于人民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