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报酬、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包括以暴力威胁、非法人身自由、未支付报酬、克扣工资、拒不支付加班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等情形。
法律分析
有。劳动法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的,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的报酬和经济补偿金,并可支付赔偿金:
1、以暴力威胁或非法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2、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3、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4、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5、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拓展延伸
离职后的经济权益如何保障?
离职后的经济权益保障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员工在离职时有权获得经济补偿。具体的经济补偿标准包括工龄补偿、未使用年休假的补偿、社会保险金的退还等。此外,如果离职是由于公司违反劳动法导致的,员工还有可能获得违法解雇赔偿。为保障自身权益,离职前应与雇主协商,确保合同和相关文件的完整性,并保留证据以防纠纷。若发生争议,建议寻求法律援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离职后的经济权益保障是员工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合理维权可确保员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结语
根据劳动法规定,离职后的经济权益保障是员工应当关注的重要问题。员工在离职时有权获得经济补偿,包括工龄补偿、未使用年休假的补偿等。若离职是由于公司违反劳动法导致的,员工还有可能获得违法解雇赔偿。为确保自身权益,离职前应与雇主协商,保留相关文件并寻求法律援助。通过合理维权,员工的合法权益将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