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间充足:孔雀鱼的体型不大,而且对空间的要求不高。但是饲养的密度太大,可能会导致生病和水质变差的情况出现。饲养者要想避免它们生病和死亡,最好保持饲养的密度正常,这样孔雀鱼的存活率才能更高一些。
2、水质清洁:孔雀鱼对水质的酸碱度要求不是很高,而且也可以在较差的水质中生长。但是饲养的水太脏,可能会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出现。饲养者需要定期换水,保持它们生活的水质清洁。有条件的话,可以安装一个过滤器,减缓水质恶化的速度。
3、合理喂食:孔雀鱼的体型偏小,而且食量并不大,很多饲养者在投喂的时候容易出现喂食量太大的情况。饲养者只需要给它们少量多次的投喂,这样就可以避免消化不良的情况出现。
二、孔雀鱼怎么养不生病1、定期检查:要想让孔雀鱼减少生病的情况,饲养者就需要给它们定期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孔雀鱼生病的情况。还要定期杀菌消毒,这样也可以降低孔雀鱼生病的情况。
2、环境稳定:饲养者还需要保持它们生活的环境稳定,只要环境不出现太大的波动,它们生病的几率也会更小一些。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孔雀鱼怎么养不死
想要孔雀鱼好好地活着,不养死应该怎么做呢?孔雀鱼怎么养不死? 那么, 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孔雀鱼怎么养不死吧!
孔雀鱼怎么养不死
一:要有适当的水温
孔雀鱼虽然可以接受的水温为18℃-34℃之间,但最适宜孔雀鱼生活的水温为22-26度之间。一旦水温低于18℃,就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症状甚至感染疾病。如果在冬天的时候,最好用加热棒来稳定水温。
二:要有适当的PH值
水中的酸碱值对孔雀鱼的影响相当大,那么最适合孔雀鱼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间,所以在 饲养 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好水中的酸碱值。
三:水中适当的硬度
孔雀鱼喜欢偏硬的水,水质硬度要求为10~15度左右。
四:水中适当的亚浓度
亚浓度的高低对于孔雀鱼的生存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旦亚浓度过高,就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孔雀鱼就集体暴毙,身为饲主的鱼友们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测试亚浓度的试剂贩卖,可以轻易的测量出大概的数值。要解决亚浓度过高的问题,最快速的 方法 就是立即换入新鲜且除过氯气的水,不过长期亚浓度过高,就必须考虑是否过滤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鱼只饲养密度过高。
五:饵料的正确使用
孔雀鱼饵料的使用分为人工饲料和活饵,目前市面上贩售的人工饲料已经有相当多的种类,大致分为三种:一、薄片饲料;二、颗粒饲料;三、冷冻饲料。而活饵有丰年虾、丝蚯蚓、水蚤等活饵
,其中丰年虾是营养价值最高的活饵。那么为了保证孔雀鱼的营养全面均衡,建议大家喂食一起搭配喂食人工饲料和活饵(要做好活饵的清洁和消毒)。
六:有规律的换水
水质的清洁是保证孔雀鱼存活的一个非常关键性的因素,所以一定要做好有规律的换水。每天换水20%,2周一次换50%,一个月左右一次全部换水的。在换水时,抽水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离鱼太近,避免吸到鱼造成损伤;加水时,一定不要拿着管子或大桶之类的盛水容器直接望缸中加水,极力避免加水的水流对鱼冲击过大!否则鱼体极易因突然受到刺激而引发鱼病的!正确的加水方法是水流控制要小,紧贴在鱼缸内壁上,缓缓将水加入。冬季加水,水温比原水高1到2度,夏季加水的水温要低1到2度。
孔雀鱼怎么养才不容易死
1、饲养鱼缸:孔雀鱼的鱼缸要清洁和消毒,消毒是采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彻底,还没有化学药物消毒后遗留的的问题,同时还是最环保的方法。
2、养水放水:养水是将自来水静置3到5天,将水中氯气挥发干净,然后将水加入消毒后的缸中,加入硝化菌,再加入鱼、虾尸体做硝化细菌的食物,用水妖精连续充氧24小时即可。
3、饲养密度:饲养密度过大,水质不宜控制容易发病,密度过小,缸大鱼少,子鱼不用抢食会导致兴奋度和运动缺乏,从而到影响生长速度,合适的饲养密度非常关键。
4、水温控制:缸中的水温稳定在22到26度之间(所有的热带鱼都可以适应这个温度区),成鱼一般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鱼则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
5、饵料投喂:新鱼入缸后当天不要喂食,等鱼恢复了后在喂食,饵料吃不完的应及时捞出来,鱼儿进食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之内,同时随着鱼龄的增长不断增加饵料的品种和喂量的调整。
6、水质管理: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儿的生长情况,在新鱼入缸之前,必须将缸中的水质控制好,比如鱼缸的水循环、过滤系统等,最好是养殖一些水草。
扩展资料:
在1859年,德国鱼类学者彼得·威廉(Wilhelm C.H. Peters)在委内瑞拉首都卡拉卡斯的Rio Guaire地方发现孔雀鱼,因此他成了最早开始描述这种小型淡水鱼的科学家,由于孔雀鱼看来和花鳉属的鱼类很相像,所以彼得·威廉就命名孔雀鱼为孔雀花鳉(Poecilia reticulata)。Reticulata这个词意指孔雀鱼身上部分重叠的鳞片形成蕾丝般的图样(由此推测最早被发现的野生孔雀鱼很可能带有蛇纹基因)。1861年时,西班牙的西尼尔·菲利浦(Senior Filippi)得到一些来自巴巴多斯的孔雀鱼标本,由于他没看到彼得·威廉曾经做过的描述,而误认为自己发现新的属。
西尼尔·菲利浦发现到孔雀鱼看起来和花鳉(Poecilia)十分相似,于是将它称作虹鳉(Lebistes poeciloides)(Frazer-Brunner, 1953),而孔雀鱼这名称则是一直等到英国的传教士罗伯特·古比(Robert Lechmere Guppy) 文献中提到的第一个发现孔雀鱼的人于1886年从特立尼达带回一些标本回去鉴定以后。
经大英博物馆的阿尔伯特·冈瑟(Albert Gunther)博士鉴定此标本为新的物种,为纪念罗伯特·古比(Robert Guppy),于是就以“古比鱼”(guppy)为孔雀鱼的英文俗名,孔雀鱼的英文名称就此确立。
参考资料:孔雀鱼——百度百科
孔雀鱼小鱼怎么养才不容易死 为什么孔雀鱼小鱼总养不活
1、鱼缸:在养殖孔雀鱼的时候,首先要注意鱼缸问题。鱼缸太小而孔雀鱼的数量太多,很容易导致孔雀鱼因为缺乏食物和氧气而死亡。但若是鱼缸太大了,则很容易导致孔雀鱼由于活性比较低而生长发育不好。除了大小问题,还需要注意鱼缸的清洁。
2、水质:第二,水质要好,孔雀鱼才不容易死。若是水质很差, 那么孔雀鱼很容易死亡。所以,为了保证水质适宜,就得定期换水了。一般来说,可以在3-4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三分之一左右即可。若是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在鱼缸中放置一些过滤器等设备。
3、喂食:合理喂食,孔雀鱼才不容易死。刚生下来的孔雀鱼不需要喂食,三四天之后需要开始喂食。但一开始喂食别太多,让孔雀鱼在5分钟左右吃完就可以了。另外,若是刚刚换了水环境的孔雀鱼,则不能喂食,等它适应过后再正常喂食。若是水中有多余的食物,那么最好及时捞出来,不然它们容易污染水。
4、治病:若是孔雀鱼生病,则很容易死亡。所以,在它们生病之后要及时治疗。若是传染病,则需要将病鱼及时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