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微智科技网


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__

鄂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现代农业园区是__市现代农业的重要载体和形象标志。近年来,、市把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项目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载体,强化园区规划、机制创新、项目组装配套和完善服务体系,园区建设快速推进,农业增收和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长。20__年全市16个园区,共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92项,培训农民10.5万人次,承担市级以上科研课题28个,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成果12项,园区内总产值达2.3亿元,园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5100元,并带动了70%的农民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收。

一、园区建设的现状

(一)思路明晰

1.用高标准规划园区。

园区建设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高起点超前规划。根据现有产业基础,全市范围内已建市级园区1个,县级及以下园区15个,其中,规模在1000亩以上的9个,500——1000亩的3个,100——500亩的4个。园区内重点规划了四通一平:即路通、水通(排灌畅通)、电通、通讯通和土地平整。园区内实行沟、渠、林、田、路同步建设,一次到位,确保配套完善。特别是园区中的核心区,体现了现代农业理念,按照工厂化养殖、设施化栽培、智能化管理、园林化景观设计建设。

2.用科学方法建设园区。

园区突出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充分显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全面综合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的同时,坚持用高新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农业,加强与农林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合,率先转化科研成果,率先形成经济效益。

3.用先进理念经营园区。

园区管理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现代化生产,从机制上增强园区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园区建设坚持和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园区生产以企业和市场为龙头,带领周边52.5万农民走向市场,5个专业合作组织、10个入园企业在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中担当主角,联合千家万户科学应对和驾驭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大市场。园区建设坚持质量优先和效益优先原则,不断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园区农产品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以上的认证,按照市场需求和技术标准组织园区生产、加工、销售。在高品质、高安全性、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契合度的前提下争取高产量,保证高效益,并以此拉动周边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共同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100元。

4.用合理机制发展园区。

园区建设的投入实行“、企业、农户”三位一体的投入机制,使园区成为吸引“三资”和项目资金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安排了8000万元的财政资金和项目投入,解决园区的基础2

设施建设,企业筹集资金7400万元解决场、厂、园、基地的发展,园区内农户按照园区的产业发展规划自筹3000万元资金参与园区建设。

5.以重点项目带动园区。

市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建设面积5600亩,总投资2100万元,现已初具规模,并如百花丛中的一支独秀,引领全市区、乡镇级园区建设。该园区在农业推广示范上,重点抓了“五新”,即一是推广新品种。与省科技厅、科协联办蔬菜瓜果新品种示范基地,引进了食叶辣椒、紫甘蓝、青花菜、日本甜瓜、超甜玉米、转基因蕃茄等30余个新品种;与省农业厅联办优质水稻示范片,与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办“双低”油菜示范片等,共引进新品种150余种,显示出新品种良好的优质高产前景;二是推广新技术。引种、试验马铃薯组培苗生产微型薯,年可生产微型薯2000万粒,成为全省最大的脱毒马铃薯育种基地,组培草莓、用棉杆生产香菇、水培花卉(专利技术),积极开展全雄性三倍体鱼、抗病毒草鱼、稻田养蟹等100余个项目的研究试验工作;三是推广新模式。重点推广了立体栽培、反季节栽培、避灾模式等高效模式40余种,使全园耕地亩产值达到4000元以上;四是推广新生产资料。园区应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减少污染,提高品质,增加产量;五是推广新设施。在全省首次使用了多功能转光膜,大面积推广了长寿高保温无滴膜、黑地膜,应用了高压微灌设施。通过推广“五新”,园区农业收入较周边地区高出3—5倍。

由于该园区卓有成效的工作,现已确定为如下基地——__市3

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__市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__市党员“双带”基地、__市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华中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华中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园区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

(二)成效显著

1.突出特色,科学规划。

根据__地域、气候、资源的多样性,确定了种植业、畜牧业、果特业、旅游休闲四大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布局,规划了市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蒲团循环农业示范基地、胡林龙潭XX休闲农业基地、昌伟生态农业基地、__关山科技园区、杨叶陈塘湖立体养殖基地、杜山凡湖公社休闲农业基地综合型园区7个,杜山节水灌溉农业基地、杜山黄金梨种植基地、燕矶葡萄采摘观光农业基地、杨叶XX设施农业基地、浙湖互爱彩叶园艺基地、柯军园艺基地、梁子湖绿色食品示范园区、段店绿壳蛋鸡养殖基地、华容葡萄种植观光基地专业型园区9个;针对每个园区的自然、地理、人文条件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制定了相应的具体的发展规划。

2.健全机制,有序推进。

园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的新任务、新课题,与传统农业相比,它的投入更大、机制更新、要求更高、任务更重,是一个系统工程。、市把园区建设作为重要目标纳入工作考核体系,确定每一个园区的联系领导、协建部门、主抓乡镇,4

按照“规划、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机制运行,建立了园区建设企业参与机制。

3.整合资金,保障投入。

重点采取项目整合、资金打捆、预先安排项目等办法,为每一个重点园区提供启动建设条件。如市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蒲团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以国家项目投资为主体,配套了农村沼气等项目启动园区建设,浙湖互爱彩叶园艺基地、柯军园艺基地、梁子湖XX食品示范园区配套了畜牧小区、以工代赈、通村公路、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杜山节水灌溉农业基地、杜山黄金梨种植基地、燕矶葡萄采摘观光农业基地、杨叶XX设施农业基地配套了农村沼气、以工代赈、新村建设、对口帮扶项目等等。

4.初具雏形,成效彰显。

目前园区建设呈现不同进度,如市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园区,园区建设面积5600亩,分五大园,其中种子工程园2400亩、科研工程园200亩,保温水生园1450亩,设施栽培园1500亩,花卉盆景园50亩。科研工程园与__大学、华中农业大学、__省农业厅、__省农科院等大专院校合作开发优良品种、高效栽培技术,共同将园区建成新成果中试基地、新技术示范基地、教学实习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有一幢1150平方米的科研培训大楼,配有电化教学设备,形成农业教育、科技宣传、农业信息和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枢纽。保温水生园充分利用“__百湖之市”的水域资源,积极发展水生菜,推广立体养殖技术,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益,建园以来,养殖名、特、优品种占5

72%。设施栽培园,建标准大棚1418个,引进华中农业大学、__省蔬菜办专家教授的先进成果,应用蔬菜综合配套技术,为全省蔬菜生产提供示范。花卉盆景园通过扦插、嫁接、水培、组培等方式繁殖郁金香、大丽菊、水仙等名贵花卉,辅之以微型盆景,生产花色有盆花、鲜切花、微型盆景,直销__、黄石、南京、上海等花卉市场。

(三)主要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不足。

农业园区建设的任务重,资金投入大,融资困难,引进的企业、业主资金异常紧张,而项目资金到位较慢,制约了发展。

2.受掣于自然灾害。

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如去年的雪灾,灾后重建资金短缺,投入大,种子种苗供应紧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推进速度。

3.少数园区机制不顺。

少数农业园区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即使成立了机构,但机构不顺、运作不到位、责权利不明确,没有发挥相应的职责。使农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处在放任自流的“游离”状态。

4.少数园区重建轻管。

少数农业园区是虎头蛇尾,形成了轰轰烈烈搞发展,发展过后无人管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影响效益的发挥。

5.机制创新不够。

部分农业园区发展主体不明确,没有引进企业、业主带动和支撑,“死”在机制不活,管理缺乏创新,加之市场信息滞后,产品销售不畅,园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二、对策与建议

1.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进一步完善农业园区管理机构,实行“一园一套班子”,使农业园区的管理机构和职能职责制度化,实行园区效益与报酬挂钩,按企业化运作方式使园区生产、经营、销售、管理等方面实现优化,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园区综合经济效益。同时,各相关部门都应把园区建设作为提升传统农业的载体,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源动力,对园区的谋划、建设和发展等环节予以关注,投注更多的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为打造具有__特色的农业生态园区创造一个宽松环境。

2.建立多元的投资机制

农业园区的投入,关键取决于投资的比较效益和的引导,要建立多元主体投入、各种资金互补、投入方式多样、资金高效运行的农业园区投入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稳固的投资农业园区的资金来源渠道。建立投资农业园区稳定的资金渠道是农业园区建设的根本出路。应增加预算内农业投资,保证财政支农资金增长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从中明确投资农业园区的资金比重。7

二是多渠道、多元化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扶持。通过各种渠道争取国家、省市的项目资金和扶持。如农业综合开发、各种试验示范等项目资金,用于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和开发建设。建立投资农业园区领导小组会商决策机制,按照“渠道不乱、管理不变,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原则,将分散于各部门的农业投资统筹安排,重点投资在农业园区的建设内容和项目安排上。

三是激活农民参与农业园区建设的机制。采取土地折价、林权入股,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激发农民建设园区的热情。或者采取保证一定租金,部分参与分红,使园区成为农民的利益共同体。

3.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要按照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原则,明确园区建设的责任主体,创新园区建设的运作机制,打破大包大揽的传统格局,形成推动为主、部门配合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的园区建设机制。

一是积极探索可靠的技术依托机制,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专业技术团体的紧密合作,通过农业技术、科技成果参资入股等方式,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科研机构直接到园区创办领办科技型龙头企业、试验基地。充分利用示范园区高科技的产业特色、高质量的创业环境,吸引农业高技术人才向示范区聚集。8

二是从__市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出发,找准自己的特色优势,进行集中开发生产,创建绿色农产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品牌,并采取“订单农业”、标准化生产等方式,把周边农民组织带动起来,形成规模优势,提高优势拳头产品产业化程度。

三是坚持以效益为中心,瞄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园区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将具有特色的种子种苗推广出去,带动周边的基地发展;另一方面要开辟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加工、包装、贮运,延长产业链条,实行良性增值循环运行,逐步把农业园区建设成为能带动产业升级和农民致富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

4.培育园区的主导产业

要在资金扶持上下功夫,采取扶持、项目扶持、信贷扶持、财政补贴、招商引资等多种办法,逐步形成多条腿走路、多方筹资、多轮驱动的新格局。要在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上下功夫,根据园区的产业示范定位,引进“高产、优质、高抗”的新品种,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在产品终端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产品深加工、精包装、耐贮快运等领域的问题,增加产品附加值。

5.培养园区的建设人才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种畅通“管道”,引进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为园区建设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利用农业科技入户、农村9

劳动力转移培训、科技下乡等时机,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通过引进一批、培训一批、带动一批、影响一批,培养园区多样化的会种养业、会加工销售,懂经营管理的人才。

6.强化园区的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现代农业园区是一项复杂巨大的系统工程。各区、乡镇和有关部门务必须齐抓共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按照部门职责,各司其职,尽职尽责,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服务设施,积极申报和争取国家农业项目的支撑,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确保园区上档次、升水平。确保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整体推进。

二是强化督促检查。、市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乡镇和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加强督查,跟踪考评,对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对落实任务不好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0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