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的计算方式、工伤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区别、以及工伤赔偿责任和赔偿主体的规定等,是劳动法律关系中重要的内容。了解这些规定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因不熟悉法律知识而受损失。
法律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工伤赔偿的计算方式。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赔偿的金额应该是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而不是双倍。因此,原句中的“工伤赔偿会是双倍吗?”可以被改写为“工伤赔偿的金额是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吗?”
接着,我们需要注意到原句中的“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人身损害赔偿”,这意味着工伤赔偿只能通过工伤保险来获得。因此,我们可以将“不能向用人单位提出人身损害赔偿”改写为“只能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保险待遇”。
综上所述,原句可以被改写为:“工伤赔偿的金额是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吗?只能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要求工伤保险待遇。”但要是因为单位之外的第三人侵权,即侵权主体为第三人时,此时受伤职工会同时向第三人主张民事赔偿。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应予支持。
二、工伤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区别
1、发生的基础关系不同。
工伤的前提是劳动关系,这里的“劳动关系”是法律特有概念,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劳动,是适用劳动法律的关系。而人身损害却是一般的雇佣、帮工、承揽过程中的发生的身体损害。
2、赔偿标准不同。
工伤案件没有城镇和农村居民之分;而一般人身伤害案件要根据城镇居民或者农村居民计算赔偿标准。劳动工伤案件的受害者多数是农民工,而农村居民计算赔偿标准远远低于城镇居民赔偿标准。一般来说,工伤的赔偿数额高于人身损害赔偿。
3、适用法律不同。
工伤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及配套劳动法规调整;而一般人身伤害案件适用《民法典》及人身损害司法解释。
4、处理机构不同。
工伤由劳动行政部门、劳动仲裁机构处理;而一般人身伤害直接由受理和审理。
5、伤残鉴定机构不同。
工伤由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适用的标准是《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而一般人身伤害由司法鉴定机构鉴定,适用的标准则是人身损害或交通事故鉴定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和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同样的伤情,劳动鉴定的标准比司法鉴定的标准要高一级)。一般来说,对于同一种伤情,工伤伤残等级要比交通事故等的伤残等级更有利于伤者,6、举证责任不同。
按照法律规定,工伤纠纷对劳动者的伤害事实、工作年限以及工资标准有争议时,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即举证倒置。用人单位举证不能的,就直接采信劳动者的主张;而一般人身伤害案件,受害者对自己的伤害以及工资标准由受害人自己负举证责任,受害人举证不力的,就要承担不利的后果。
7、赔偿主体不同。
工伤的一方当事人是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另一方则是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者个体户(必须有营业执照,工程层层转包的,由具备法人资格的发包方承担);而一般人身损害案件的主体可能都是自然人。一般而言,自然人的赔偿能力远远不如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或者个体户。
8、责任划分不同。
工伤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就是说,不给劳动者划分过错责任;而一般人身伤害要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划分责任(如:三七开、二八开)。
通常发生工伤事故后,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不同的情形分别支付赔偿款;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如医药费,一般都由用人单位垫付,后期报销,不需要支付给劳动者本人。报了工伤后,一般需要1到6个月能赔到钱,但不同的事情中由于具体的情形不同,实际能拿到工伤赔偿的时间不一样。
对于工伤赔偿会是双倍吗?的问题的答案,上述文章内容中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是需要对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了解的,这样才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此还有其他疑问的话,可以搜索查看本网站其他相关知识,或者咨询律师了解。
拓展延伸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停工留薪期是指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
根据以上规定,工伤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为:按照受伤职工本人在工作期间实际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岗位等综合因素,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给予职工工伤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
另外,《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所需资金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
因此,工伤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应当根据受伤职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包括工作期间实际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岗位等因素,以及评定伤残等级并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情况。同时,用人单位也应当按月支付工伤医疗费用和生活护理费,由工伤保险基金代为支付。
结语
工伤赔偿的计算方式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赔偿金额应为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而不是双倍。在工伤事故中,受伤职工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人身损害赔偿,但需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人身损害时,赔偿权利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民事赔偿,人民应予支持。在工伤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区别中,发生的基础关系、赔偿标准、适用法律、处理机构、伤残鉴定机构、举证责任、赔偿主体、责任划分等方面存在不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四十二条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章 工 伤 保 险 第三十五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第二章 工伤保险基金 第 工伤保险费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费率。
国家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确定行业的差别费率,并根据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在每个行业内确定若干费率档次。行业差别费率及行业内费率档次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制定,报批准后公布施行。
统筹地区经办机构根据用人单位工伤保险费使用、工伤发生率等情况,适用所属行业内相应的费率档次确定单位缴费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