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家具就如同一册史书,一个时代的家具则无异于一部史籍。在家具身上,不但有时代的印记,也有人的影子。
不同时代的家具在材质、造型、工艺、雕饰乃至气韵上都有各自的特点,绿肥红瘦、千姿百态。明清以前的家具,由于绝少采用硬木制作,存世数量稀少,但也可以从当时的绘画、壁画以及书籍插图中窥豹一斑。
大唐盛世、气吞山河,这一时期的家具也雄浑壮美,由于正处在席地而坐向垂足而坐过渡的高潮时期,低型家具与高型家具经常同室而居,这些特点,在唐代绘画中均有所表现。宋代,高型家具日渐平民化,至南宋初年,垂足坐完全替代了席地坐,高型家具就此定型,品种也是多种多样。宋代的国力完全无法与唐代相提并论,也就收起了大唐的张扬,反映在家具造型上,一改唐代的雄浑华美,显示出轻简、挺直、质朴的特点,从而为简洁素雅的明代家具定下了基调。
明代与宋代之间尽管隔着元代,但游牧民族出身的蒙古统治者不可能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对遥遥领先的汉文化产生太大影响,明代家具与宋代家具自然一脉相承,到了明代中后期,硬木的大量输入等种种客观因素,将中国传统家具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明代极为内敛的时代特征,在家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明代家具造型简洁,大多通体光素,仅在局部略施雕饰以画龙点睛,气韵上则表现出优雅、空灵的特点,而在材质方面,色泽温润、纹理流畅的黄花梨家具格外受皇家及文人仕大夫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