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劳动仲裁裁决不满意,如何维权?

劳动仲裁裁决不满意,如何维权?

来源:微智科技网


工伤劳动仲裁后无法获得赔偿的当事人可向自诉或向机关报案,对拒不履行裁定的人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拒不执行判决、裁定且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并罚金。

法律分析

1、工伤劳动仲裁后拿不到钱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发起自诉或者向机关报案,对于拒不履行裁定的赔偿义务人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刑法》规定,对人民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拓展延伸

劳动仲裁裁决不满意,如何申请上诉?

如果您对劳动仲裁裁决感到不满意并希望申请上诉,以下是一些建议。首先,仔细阅读劳动仲裁裁决书,了解其中的裁决理由和相关法律依据。确保您理解了裁决的具体内容和判决结果。其次,根据当地法律程序,确定上诉的适用期限和程序要求。准备好上诉申请所需的文件,如上诉状、证据材料等。第三,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他们可以为您提供法律意见和指导,并协助您准备上诉文件。最后,按照要求的方式和时间将上诉文件递交给相关,并确保您遵守所有法定程序和要求。请记住,每个地区的上诉程序可能有所不同,请根据当地法律进行具体操作。

结语

通过工伤劳动仲裁无法获得赔偿的情况下,当事人有权向自诉或向机关报案,追究拒不履行裁定的赔偿义务人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对于拒不执行有能力执行的判决、裁定且情节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罚金;情节特别严重者,可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您对劳动仲裁裁决不满并希望上诉,建议您仔细阅读裁决书,了解裁决理由和法律依据。然后,按照当地法律程序确定上诉期限和要求,并准备好上诉所需的文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并按照要求将上诉文件递交给相关。请根据当地法律进行操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

对人民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一、工伤索赔的程序有哪些

1、工伤报告程序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

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2、工伤认定程序

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的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的,又没有投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不走这一程序。

注意工伤认定的两个时间:单位没有提起工伤认定的,工伤者一定要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部门提出申请。社保经办机构调查认定后,书面通知单位及伤者。

3、工伤鉴定程序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县以上劳动鉴定委员会对其进行的评定伤残等级的行为。广义的工伤鉴定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和致残等级鉴定。窄义的工伤鉴定指致残等级鉴定。

4、协商赔偿程序

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了。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特指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保),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5、劳动仲裁程序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

6、审理程序

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提起诉讼解决。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二审提起上诉。

7、执行程序

仲裁或者判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支付赔偿费的,则可以依据生效法律文书向执行局提起执行申请,由执行。

8、申诉程序

对生效判决不服的,则可以申请启动再审程序。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