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公积金的缴纳和户口没有关系,只要参加工作,用人单位都必须缴纳公积金。法律依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城镇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提取、使用、管理和监督。本条例所称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第三条 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和职工所在单位为职工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属于职工个人所有。第四条 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实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原则。第五条 住房公积金应当用于职工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第六条 住房公积金的存、贷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提出,经征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后,报批准。第七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中国人民银行拟定住房公积金,并监督执行。省、自治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住房公积金管理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
第3种观点: 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对于农村户口,如果满足公积金贷款的条件的,职工提供要件材料-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提取业务-中心财务科办理支付。就可以提取公积金金额了,然后向银行申请贷款。住房公积金的定义包含以下五个方面的涵义:(一)住房公积金只在城镇建立,农村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二)只有在职职工才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无工作的城镇居民、离退休职工不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三)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职工个人缴存部分由单位代扣后,连同单位缴存部分一并缴存到住房公积金个人账户内。(四)住房公积金缴存的长期性。住房公积金制度一经建立,职工在职期间必须不间断地按规定缴存,除职工离退休或发生《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的其他情形外,不得中止和中断。体现了住房公积金的稳定性、统一性、规范性和强制性。(五)住房公积金是职工按规定存储起来的专项用于住房消费支出的个人住房储金,具有两个特征:积累性和专用性。一、公积金贷款能贷多少公积金贷款额度的4种计算方法:(一)按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计算1.贷款额度不高于公积金账户余额的20倍。限价商品住房或经济适用住房、首套自有住房(账户余额不足2万元的按2万元计算)。2.贷款额度不高于公积金账户余额的10倍。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购买公有现住房的;在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翻建、大修自有住房的。(二)按照房屋本身价格计算按照此种方法计算贷款额度,应该按照房屋价格乘贷款成数的公式计算。1.贷款额度不超过房屋价格的80%,商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定向安置经济适用住房、定向销售经济适用房或私产住房。2.贷款额度不超过房屋价格的70%,第二套及其他符合购房条件的自有住房、公有现住房、农村集体土地上建造、翻建、大修自有住房。3.定向安置经济适用住房,应不高于所购住房全部价款与房屋补偿金的差价。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方法(三)按贷款申请人的还贷能力计算1.贷款申请人本人贷款具体计算公式:借款人月工资总额+借款人所在单位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40%-借款人现有贷款月应还款总额]×贷款期限(月)。2.夫妻双方共同贷款具体计算公式:(夫妻双方月工资总额+夫妻双方所在单位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40%-夫妻双方现有贷款月应还款总额]×贷款期限(月)。月工资总额=公积金月缴额÷(单位缴存比例+个人缴存比例)。(四)按照贷款高限额计算的贷款额度使用本人住房公积金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关于贷款最高限额各地都有相关规定,可查询各地住房公积金官网。公积金贷款额度的计算公式为:贷款职工公积金月缴存额/缴存比例×0.45(还贷能力系数)×12个月×实际可贷年限(距离法定退休的年龄,不超过30年)。以可贷年限为15年、缴存比例10%为例,月工资3000元的职工,其每月个人和单位分别缴纳公积金300元,那么他能贷到的公积金为:300/10%×0.45×12×15=24.3万元。如果该职工月工资为4000元,其他条件不变,其最高可贷32.4万元,但是由于各地最高贷款额度各不相同,以南京为例,由于突破了30万元的南京公积金个人最高贷款限额,因此他只能贷到30万元。二、公积金贷款后可以提取公积金吗公积金贷款后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提取公积金。可以提取公积金的情形:(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二)离休、退休的;(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四)出境定居的;(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