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有哪些?

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有哪些?

来源:微智科技网
第1种观点: 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有:1、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2、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3、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一、我国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哪些?《公务员法》规定的我国公务员义务的基本内容主要是:1、遵守和法律;遵守、法律和法规,是各个国家机关、各种社会组织和每个公民的义务。作为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公务员,应当树立法律至上的思想,维律权威,自觉在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成为守法的模范和表率。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4、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6、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清正廉洁,公道正派。二、患者有哪些权利?患者有以下几种权利:1、基本医疗权;2、疾病认知权;3、知情同意权,患者有权要求治疗,也有权拒绝一些诊治手段和人体实验或者试验性治疗,不管是否有益于患者;4、保护隐私权;5、免除一定社会责任权;6、要求赔偿权。三、医院服务费如何报销医事服务费是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中用于补偿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及挂号费诊疗后的运行成本,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所设立的收费项目。医药分开,取消15%药品加成,取消门急诊挂号费、门急诊诊疗费和住院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门诊医事服务费按医师职级确定。医保定额支付每人次40元,医保患者个人需要支付的费用分别是2元、20元、40元和60元。医事服务费还包括急诊和住院。其中,住院医事服务费每床每天80元,按照住院比例报销。急诊医事服务费为每人次62元,医保报销60元,个人支付2元。实施医事服务费前,急诊医保患者每人次个人支出在3元左右,减少了1元。【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第一千二百二十二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一)违反法律、行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二)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三)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医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及消毒管理、医法废物管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和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二条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法。本法所称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第3种观点: 根据法律规定,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包括:(1)有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的义务。(2)有履行医师职责,不违反禁止性医疗操作规范的义务。(3)对危重患者有不得拒绝抢救的义务。(4)不得违规使用品、剧毒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的义务。(5)遇有自然灾害、疫情流行、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有服从调遣的义务。(6)有尊重患者人格,保守患者隐私的义务。(7)有不得出具虚假医疗证明的义务。(8)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有依法向有关部门报告的义务。(9)发现涉嫌刑事伤害或非正常死亡,有向有关部门及时报告的义务;等等。一、医疗过错法律明文定义规定都有哪些1、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损害责任是过错责任,如果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医疗机构不需承担赔偿责任。2、对于未向患者履行说明义务的,不必通过司法鉴定,可以直接认定构成侵权责任。3、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1)违反法律、行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对于属于这三种情形的,也不必通过司法鉴定,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医疗机构欲证明自己的行为不构成医疗过错以及医疗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需提供反证。二、患者有损害,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哪些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1种观点: 法律分析:(1)有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的义务。(2)有履行医师职责,不违反禁止性医疗操作规范的义务。(3)对危重患者有不得拒绝抢救的义务。(4)不得违规使用品、剧毒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的义务。(6)有尊重患者人格,保守患者隐私的义务。(7)有不得出具虚假医疗证明的义务。(8)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有依法向有关部门报告的义务。(9)发现涉嫌刑事伤害或非正常死亡,有向有关部门及时报告的义务;等等。(5)遇有自然灾害、疫情流行、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有服从调遣的义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 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第2种观点: 法律分析:医务人员相关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及消毒管理、医法废物管理、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和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第二条 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法。本法所称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第3种观点: 根据法律规定,医务人员的法定义务包括:(1)有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的义务。(2)有履行医师职责,不违反禁止性医疗操作规范的义务。(3)对危重患者有不得拒绝抢救的义务。(4)不得违规使用品、剧毒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的义务。(5)遇有自然灾害、疫情流行、重大突发性事件时,有服从调遣的义务。(6)有尊重患者人格,保守患者隐私的义务。(7)有不得出具虚假医疗证明的义务。(8)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有依法向有关部门报告的义务。(9)发现涉嫌刑事伤害或非正常死亡,有向有关部门及时报告的义务;等等。一、医疗过错法律明文定义规定都有哪些1、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医疗损害责任是过错责任,如果医疗行为没有过错,医疗机构不需承担赔偿责任。2、对于未向患者履行说明义务的,不必通过司法鉴定,可以直接认定构成侵权责任。3、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1)违反法律、行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2)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3)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对于属于这三种情形的,也不必通过司法鉴定,直接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医疗机构欲证明自己的行为不构成医疗过错以及医疗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需提供反证。二、患者有损害,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有哪些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