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山之节的成语故事是:西汉末年,小有才气的薛方一度担任郡椽祭酒,朝廷多次想起用他,他都不愿离开。后来,王莽用豪华大车高标准去迎接薛方。薛方客气地谢绝使者说:“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感情色彩是中性成语。结构是偏正式成语。年代是古代成语。繁体是箕山之節。拼音是jī shān zhī jié。
关于成语箕山之节的详细内容,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示例 点此查看箕山之节详细内容
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汉书·鲍宣传》
二、语法
箕山之节作宾语;用于人的节操。
三、解释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四、出处
《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五、成语故事
西汉末年,小有才气的薛方一度担任郡椽祭酒,朝廷多次想起用他,他都不愿离开。后来,王莽用豪华大车高标准去迎接薛方。薛方客气地谢绝使者说:“尧舜在上,下有巢由,今明主方隆唐虞之德,小臣欲守箕山之节也。”
箕山之节的成语接龙
箕山之节、节变岁移、移风改俗、俗不堪耐、耐人寻味、味同嚼蜡、蜡丸绢书、书囊无底、底死谩生、生肉枯骨、骨肉相连
箕山之节相关成语
箕山之操、箕山之风、箕山之志、箕山挂瓢、箕裘之业、箕帚之使、箕箒之使、枝枝节节、节中长节、节节败退、毕雨箕风、斗挹箕扬、科头箕裾、科头箕踞、克绍箕裘、南箕北斗、头会箕赋、头会箕敛、箕风毕雨、挹斗扬箕
箕山之节相关词语
箕山之节、箕山之操、箕山之风、箕山之志、箕山挂瓢、箕箒之欢、箕帚之欢、箕帚之使、箕箒之使、箕裘之业、节节高、畚箕、箕畚、箕毕、篦箕、簸箕、簸箕星、簸箕虫、簸箕掌、水簸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