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荀鹤•春宫怨)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
出自李白: 《静夜思》三行两用“ 明”字, 两用“月”字, 三、四行“举头,“ 低头”中,两用“ 头”字。一般说来, 在古诗绝句中, 因为篇幅短小, 应该尽量避免字词的重复。但是, 此诗中汉字的反复使用。虽是简单重复, 却不显累赞冗余。二、形成叠宇。如: 漾漾带山光, 澄澄倒林影。...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居然重复了四字词组,但是因为两个地方的“巴山夜雨”的词性不同(参见《夜雨寄北详析》),所以不繁复,而且营造了别具一格的意境。王安石的《游钟山》: “终日看山不厌山,买山终待老山间。山花...
“钟”、“从”、“蓉”、“宗”等字,在古代诗词中常被用来形容钟声、钟楼、钟表等事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如“钟声”、“钟楼”、“钟表”,这些词在描述时间的流逝时,常常带有一种庄重而深沉的意味。“重”、“逢”、“胸”、“农”、“冬”等字则更多地与人的生活体验相关,...
在同一首诗词(包括绝句)的不同句子中,原则上不可以出现重复的字;在同一句中,不但可以使用相同字,而且这种含有重复字的句子,读起来会格外朗朗上口,韵味倍增。如 君问归期未有期,我失娇杨君失柳,相思遥寄相思豆,不玄玄上亦玄玄,……...
“寻春遇艳”和“重寻不遇”是可以写成叙事诗的。作者没有这样写,正说明唐人更习惯于以抒情诗人的眼光、感情来感受生活中的情事。[1]名家点评 沈括《梦溪笔谈》:诗人以诗主人物,故虽小诗,莫不埏蹂极工而后已。所谓“旬锻月炼”者,信非虚言。小说崔护《题城南》诗,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门...
一、古人眼中的端午景象:宋代诗人陆游在《乙卯重五诗》是这样描写端午的: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诗具体描写了当时人们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平淡的闲言琐事在诗人的笔下变得瑰奇纯粹。这首诗的意思是端午节...
《忆秦娥·箫声咽》 唐·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忆秦娥·娄山关》 近代·太祖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
1、重字:损伤诗的意境,所以要回避。但是重字用法如叠字,顶真格,同一句回环等,又或同一诗中两字用法意义不同,又或不损伤意境,则可以使用。例如:“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山外青山楼外楼”等等。2、同音:两个字声母韵母都一样或相近,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若为"隔叶黄莺空...
韵常用字(ng , eng , ing , ing ,ueng) 中、风、梦、松、空、功、通、钟、终、从、丛、同、绒、童、龙、红、重、动、涌、东、冻、攻、逢、朋、工、冬、浓、荣、胸、穷、雄、弄、送、颂、痛、众、宠、懂、孔、猛、捧、奉、匆、拥、咏、情、性、生、名、声、兵、灯、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