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说唐僧于大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从长安出发往西天取经,历时十四年,行程十万八千里,经历九国、一郡、一州、一府,终于在贞观二十七年(公元653年)回到故乡。《西游记》是由中国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出品的25集古装神话剧,改编自明代吴承恩同名文学名著,由杨洁执导,戴英禄、杨洁、邹忆青共同编剧,六小
在历史上,唐玄奘取经用了17年,即从贞观三年到贞观十九年,629年到5年。这17年的说法,是中国人的传统说法,即跨了17个年份。而在《西游记》小说中,唐三藏取经的路程用了14年,从贞观十三年到贞观十四年,639年到0年。在《大唐西域记》中,有这样的记述:“以贞观三年,杖锡遵路……周流多...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是14年。原著第一百回有说明:太宗闻言,称赞不已,又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唐僧的记忆不会错的,也不敢随便乱编一个数字,他说十四年,肯定是十四年。唐太宗看了唐僧递上的通关文牒上...
总计取经时间:从出发到返回共历时14年(含返程时间)。若单程计算,从长安到灵山实际耗时约10年(639-9年),但原著通过"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设定,将人间时间延展为14年。关键依据: 第九十八回如来提及:"汝等引唐僧到我处,已历十四遍寒暑" 返程时唐太宗说:"御弟去时,朕有'贞观十三年'之说,今已贞观二十七年...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是14年,历史上唐僧的原型玄奘法师取经是17年。在《西游记》中的第一百回便做了对“唐僧取经多少年”的交代。在那回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已经取得真经回来了。在大殿之上,唐太宗问唐僧这次西行求取真经走的路程是多少,唐僧是如实回答。他说:他只记得菩萨说过前往西天的路途有十万...
在小说的描述中,唐僧取经的时长为14年。 这一说法出现在《西游记》第一百回中,当太宗询问唐僧取经的路程时,唐僧回答道“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 因此,在小说情节中,唐僧取经的时长被设定为14年。 综上所述,唐僧取经的时长因历史记载和小说情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真实历史中,唐玄奘取经用了17年;而在小...
历史事实是大约16年,路上去用了四年(边走边游历),回来路途用了半年,在印度生活了10年多。5万里行程,138个国家,带回了佛教经典520箧,657部。返回长安以后,他刻苦翻译佛经,在20年间共翻译出1335卷。他还将中国的《老子》等书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
唐僧取经用了14年。在《西游记》的叙述中:时间跨度:唐僧师徒四人在取经路上历经了十四年的寒暑。经历磨难: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们总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道磨难,与各种妖魔鬼怪进行了搏斗。修成正果:经过十四年的艰苦奋斗,他们最终到达西天取回了真经,唐僧也因此重获金蝉子的佛号。
5年 (唐贞观19年)3年春天,玄奘谢绝印度友人的挽留,用大象和白马驮着佛经、佛象和花种,离开钵罗耶伽(今印度的阿拉哈巴德)踏上返回祖国的归程。他返回时走的是另一条路线,即越过大雪山,由南路经葱岭,从疏勒、于阗、鄯善至敦煌、瓜州,和当年法显出国的路线相近。在路上,他整整走了两年,...
玄奘取经历经17年。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二十六岁的玄奘,玄奖为究竟瑜伽唯识学,始道途西行。公元3年,玄奘载誉启程回国,并将657部佛经带回中土。贞观十九年(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玄奘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梵筴佛典非常丰富,共526筴、657部,对佛教原典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